打造特色城市文化 各地政协建言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江西省政协建议加强农家书屋建设
“请省出版局黄鹤局长阅,这些意见和建议是很中肯和有见地的。”日前,江西省副省长孙刚对江西省政协信息专报的“关于建立农家书屋管理长效机制的建议”作出批示。这是江西省政协大力推动农村文化建设的生动体现。
农家书屋工程是国家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大举措,对满足群众文化需求,保障群众文化权益意义重大。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要深入实施农家书屋等文化惠民工程,扩大覆盖、消除盲点、提高标准、完善服务、改进管理。为了解现状,近日,江西省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组织委员深入广大农村农家书屋开展调研。
委员们在调研过程中发现,目前农家书屋在建设和管理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有些市、县对农家书屋建设工程思想认识不到位,配套经费不到位;农家书屋图书阅读率不高,书籍不对路,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许多图书管理员是村干部兼职,无暇顾及农家书屋管理和服务工作,造成队伍很不稳定;农村残疾人申报专职图书管理员的申报资格条件过高,申报手续复杂,公益性岗位补贴难以落实;农家书屋书籍的配送后续政策不明朗等。
针对这些问题,委员们建议,进一步提高对建设农家书屋工程的认识,从群众路线高度认识公共文化服务重要性;将农家书屋建设纳入城乡风貌改选工程建设;配置农家书屋的图书时多配置一些少儿读物;加大选聘农村残疾人担任书屋专职管理员的推广力度;建立农家书屋后续保障资金投入制度。
重庆市沙坪坝区政协建议打造特色城市文化
重庆市沙坪坝区是红岩精神发源地,也是重庆市传统文化教育强区。如何以弘扬红岩精神为主线,打造富有特色的城市文化,通过"唱读讲传"等多种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让群众享受优质便捷的文化服务,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体化,是区政协委员一直关注的问题。
近年来,区政协组织委员深入调查研究,通过大会发言、提案、视察协商、社情民意等多种形式积极呼吁强化政府投入主导吸引社会资金参与,突出地域文化特色,搭建文化活动平台,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召开后,重庆市沙坪坝区政协紧紧围绕"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真言,献良策。他们认为,发展特色文化应该是本区的发展方向,建议继续加大政府投入力度,立足丰富的区域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并对文物资源进行整体保护和开发利用。建议科学制定歌乐山——山洞片区抗战遗址遗迹保护利用规划,打造抗战遗址博物馆群,打造西部新城现代科技艺术区、三峡广场时尚娱乐文化区、嘉陵江水岸休闲创意区等各具特色的文化功能区,建设全市文化产业高地,进一步做亮“红岩文化名城”品牌。
区委、区政府采纳政协建议并表示,今后每年专门用于文化建设的投入不低于财政收入的2%,努力建设长江上游独具特色的文化强区,精心打造名符其实的“红岩文化名城”!
本溪市政协建议文化产业发展应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
辽宁省本溪市政协近日组织政协委员对全市文化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专题调研。他们深入县区、部分文化产业基地和正在建设中的文化产业园区听取情况,分析问题,征求意见。在此基础上,调研组向市政协主席会议提交了《关于我市文化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从思想认识、组织领导、发展水平、资金投入、人才培养等多方面分析提出了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见建议。
委员们认为,加快文化产业发展,要以市场为导向,以政策为牵动,提高整体竞争力。要把文化产业作为战略性、先导性和带动性产业来抓,建立相应考核、评价和责任制度,把发展文化产业与经济社会发展一同研究部署,一同组织实施,一同督促检查;要建立统筹协调全市文化产业发展,责权一致、高效统一的办事机构;发展文化产业要创立品牌,扶持一批地方特色文化产品,带动集群式发展;要加大政策扶持,健全和完善保障体系。要制定财政专项资金扶持政策、优惠供地政策、税收政策等,大力加强文化项目招商活动,通过市场化运作,吸引外资和民间资本投入文化产业建设;要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政策平台、服务平台和市场平台,创造文化产业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
相关新闻
- 弄堂里的那些事:上海独特的城市文化 2011-12-06
- 缺少方言 城市文化难以完整 2011-12-01
- 中西文化冲突下的古都 透过历史看北京城市文化 2011-11-15
- 先进城市文化与北京精神 2011-11-07
- “新海派”热是对城市文化地位的认同 2011-09-27